【防城港】小蚯蚓“钻”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时间:2022-06-14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现如今,养猪致富、养鸡致富、养鱼致富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可你是否见过养蚯蚓也能致富呢?近年来,东兴市江平镇横隘村打造蚯蚓(广地龙)养殖基地,该基地成为了当地群众的增收致富法宝。

  

  东兴市江平镇横隘村蚯蚓(广地龙)养殖基地。

  近日,笔者来到横隘村的圣鑫专业合作社的蚯蚓(广地龙)养殖基地,映入眼前的是一片片芭蕉林,工人们在芭蕉林内监测蚯蚓长势。他们使用专业的电击设备捕捉蚯蚓,不到一分钟时间,一条条手指粗细的蚯蚓就冒出土来,在土面上来回钻动。

  “蚯蚓是怎么养殖的?”笔者向基地工人发出疑问,为了解开笔者的疑问,基地几名工人用工具拨开蚯蚓养殖床上的稻草,发酵好的牛粪开始裸露出来。一名工人介绍,蚯蚓的成熟期为90天左右,养殖的蚯蚓主要以村里面的农业固体废弃物为食,比如秸秆、畜粪等,一条蚯蚓每天可以吃掉相当于自身重量1-3倍的食物。

  

东兴市江平镇横隘村蚯蚓(广地龙)养殖基地的蚯蚓。

  江平镇横隘村村民邓礼东告诉笔者,以前,村里的杂草、秸秆,都是通过传统方式进行焚烧,禽畜粪便都是自家自行处理,太污染环境。现在,这些农业固体废弃物都被拉到这里喂养蚯蚓,不仅实现了变废为宝,还净化了村里的空气环境。

  蚯蚓又名为地龙,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陆栖无脊椎动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D及地龙素、抗组织胺等多种药用成分,可用作珍贵药物治疗多种疾病;蚯蚓善挖穴松土、分解有机物,可处理生活垃圾、有机废物和净化污水,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而且蚯蚓繁殖迅速,再生能力强,人工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晒干后的蚯蚓。    该基地负责人唐尚宇说:“蚯蚓体内提取的蚓激酶所制成的药物,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养殖的利润还是非常可观,收益也非常快,3个月即可收成1次,年亩产能达到2000-2500斤鲜品,利润有2-3万余元,每亩种苗只需要一次投放,5年内不需要再进行投放。”    长期以来,横隘村立足本地资源、鼓励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创新实行“农业固体废弃物+蚯蚓养殖+芭蕉种植”的纯生态化循环养殖模式,通过地下养殖蚯蚓,大量消化处理牛粪、秸秆等农业固体废弃物,并长期有效地给芭蕉树增肥。该养殖模式既能充分利用芭蕉林下的土地资源,又能拓宽村民的收入来源,把农业有机废弃物变废为宝,真正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fcg/t1202394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