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浦区朱家角镇乡村享受假期“慢时光” 沪郊乡村游正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时间:2022-09-20 来源: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寻一隅轻松之处,享受乡村带来的静谧与慢节奏,青浦区朱家角镇成为市民们在中秋小长假的选择。
空气中稻谷香里夹杂着熟悉的咖啡香;支棱起帐篷和天幕,品味乡村咖啡馆的手冲咖啡……沪郊乡村游,让久居城市的人们卸下疲惫,在原生态的乡村里享受假日里的“慢时光”。
□记者许怡彬
久违的假期给上海沪郊乡村带来了许久不见的热闹场面。
寻一隅轻松之处,享受乡村带来的静谧与慢节奏,是市民们在中秋小长假的选择。
清晨,伴随着鸡鸣声晨起,漫步乡间小道,空气中稻谷香里夹杂着熟悉的咖啡香;支棱起帐篷和天幕,品味乡村咖啡馆的手冲咖啡,由着孩子们在田埂、在草地肆意玩耍、嬉笑打闹,满头大汗地抓着虫子来“献宝”;夜幕降临之际,露天电影终于让放完“电”的孩子们静下来了,偶见萤火虫在草丛间飞舞……沪郊乡村游,让久居城市的人们卸下疲惫,在原生态的乡村里享受假日里的“慢时光”。
在“乐稻心田”里把快乐加满
在上海青浦区朱家角镇周家港村的“乐稻心田”,一块5亩见方的农耕体验田里,栽种着青菜、紫薯、辣椒、茄子、韭菜等蔬菜。“韭菜已经成熟,大家可以去收割了。青菜种子也已经播下去了,大概60天后可以采收……”周家港村村民老周是当地的种粮大户,同时也负责着乐稻心田“哇菜园”的种植管理工作,他如数家珍地告诉孩子们每一块小菜地的栽种品种、播种时间、收获时机和种植期间的注意事项。
体验农事,亲近自然,与土地来一场亲密接触,是假期里家长们乐于带孩子乡村游的初衷。相比带队前来的科普老师,村子里的“老法师”更能激起孩子们对土地原始的探索欲望。
“BOOM草坪”成了大朋友小朋友们的撒野“战场”,穿上“吉利服”,端起冲锋枪,酣畅淋漓地与“战友”们并肩作战。在这里,还可以坐一把草地里的小型过山车,体验一回“弯弓射靶”的射箭游戏,在蹦床上感受失重的乐趣。
为何取名为“BOOM草坪”?“小时候的记忆里,乡村里有一个老爷爷在手摇爆米花,一声吆喝后,发出‘嘣’的声响,香味四溢,童年的快乐,都在这一声‘BOOM’里。”“乐稻心田”品牌创始人罗丹红绘声绘色地介绍着草坪名称的由来。
美食是乡村游另一个加分项,总有老饕们到乡村各个角落探寻隐匿中的美食。刚从地里采摘的蔬菜、鲜嫩健壮的鹅肉、红得流油的土鸡蛋……这些农家菜里的“烟火气”都让游客们垂涎欲滴。“乐稻心田”共有“红餐厅”和“嘻餐厅”两个餐厅,共能容纳100多人,其中“嘻餐厅”是不设厨师的餐厅,专为前来团建的小伙伴享用烧烤和小火锅等自助式餐饮。
民宿,让慕名而来的游客留下来
今年中秋假期,为了响应“非必要不出沪”的倡议,沪郊乡村游可以算得上是市民们的主要出行选择。如何将原本一日的沪郊游延长为两天、甚至三天的短途度假游?如何拉长乡村游的“赏味期”?从吸引人来、到把人留下,民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乐稻心田”拥有“稻田咍心舍”和“稻田铭心居”两栋民宿,这两栋农家小院集聚会、轰趴、住宅、直播等使用功能于一体,每栋楼3~5间卧室,既不局促也不显得空旷,正适合亲朋好友趁着假期相约在此。
“节假日有亲朋好友们过来玩,因为距离古镇仅6公里,我就包了两栋民宿,一来大家可以就此歇歇脚、聚会聊天,二来也能体验一下我们青浦乡村民宿的一站式服务。”节日里入住该民宿的刘先生道出了选择这里的理由。
“周家港村离朱家角古镇很近,和附近古镇等旅游景点以及音乐节活动串联在一起,为市民在古镇游玩后增添了一个歇脚休闲游乐的地方,便利的交通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是我们当初选择这里的原因之一。”罗丹红向记者讲述着创建“乐稻心田”里民宿板块的发展历程,“去年初,我们正式开启试营业,因为与周边的旅游资源毗邻,当时定位的受众是以亲子游乐人群为主,我们觉得这应该也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户。而今年,由于疫情后复工复产的需要,我们又拓展了银发族客户,老人们更青睐人少、安静的环境,会错峰在工作日前来休闲度假,这与我们之前的消费主体是互补的,所以疫情复工以来,我们民宿的整体入住率反而高于以往。”
同样经营着两栋民宿项目的“一稻”,选址在毗邻市区的青浦区赵巷镇方夏村,今年中秋假期的民宿入住率达到了70%,这对于今年3月才刚上线运营的民宿来说,称得上是个不错的成绩。
一个烟火市集,点亮乡村夜经济
作为青东地区第一家“持证上岗”的乡村民宿,紧邻繁华的百联奥特莱斯、山姆会员店等商圈,又坐落在赵巷镇成熟的居民社区附近,优越的区位优势,加上积极的市场推广,让“一稻”在青东地区一炮而红。
中秋佳节,一稻摊个大“市”活动在方夏村悄然开启乡村夜经济。
“这里的‘市’就是指乡村市集,这次活动我们把时间节点安排在夜幕降临时,除了集市,我们还安排了露天电影、美味小食、露营咖啡等多种元素。”“一稻”项目负责人叶文刚介绍道,“有百联奥特莱斯的客流导入,赵巷镇的社区人口,我们尝试把乡村夜经济做起来,配合农事体验的亲子互动、文创设计的文化元素,让客人在这里停下脚步,一起感受乡村的清晨。”
下午三点,现场陆续有游客驻足;下午四点,乡村市集的摊主们纷纷到位;傍晚五点,市集开启,氛围感拉满。现场,有别出心裁的“一封家书”摊位代笔诉衷肠,网红“薛开心”支棱起售卖绿豆汤和泰式奶茶的摊位,可兔子灯DIY的摊位总有孩子嚷着不肯离去,青浦焋糕非遗传承人杨勤峰在现场指导大家制作焋糕,颇有点名气的“一稻”自营35#COFFEE让市集“洋气”起来……短短四小时的乡村市集,吸引了二三百人驻足参与、流连忘返,连叶文刚都大为惊喜。
越夜越精彩,“一稻”在挖掘乡村夜经济方面也有自己的考量。
是夜,一场相亲活动在此举行,现场30余名单身男女为“一稻”增添了浓浓的浪漫气息,叶文刚当即决定在当天的露天电影环节播放《罗马假日》。
与此同时,在“一稻”的乡村研居所里,中秋夜观月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月球坑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八月半的月亮是最圆的?”一群孩子在这里如饥似渴地探寻着关于月亮、关于天空的科学知识,不一会儿,又簇拥着专业的观星望远镜仰望星空、观望月亮,“我看到了,月亮好大好圆。”孩子们满足地感叹。
“我们作为一个平台,把婚庆、教育产业导入‘一稻’,其实是把不同的产业带入乡村,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走进乡村,把乡村资源推介出去,通过不断的活动,做规划、做样板、做引流,吸引不同圈层的人一起来感受乡村,发展乡村。”
★记者手记
我们一直在提的乡村振兴,说一百道一千,产业兴旺是关键所在。
不管是选择在三面环水、距离朱家角古镇六公里的周家港村作为品牌开发首站的“乐稻心田”,还是选址于隐匿在市区边上的方夏村的“一稻”项目,他们看中的不仅是上海乡村不可复制、不可取代的自然资源和蕴含着值得挖掘的文化内涵,还有未来可以预见的无限潜力。
“我们流转了500亩农场,其中有300亩是农业用地,以水稻种植为主,接下来,我们将在借助周边丰富的教育资源,深挖崧泽文化中上海第一稻的农耕遗韵,探索农业种植品牌化的发展路径。”运营出身的叶文刚对农业情有独钟。
无独有偶,“乐稻心田”项目董事长沈敏明同样表示,对于如何发展第三产业的探索一直在路上,而更多的是对未来乡村发展的思考,探寻让第三产业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反哺,让乡村走上真正的振兴之路。
可见,两个项目的负责人都不约而同地以第三产业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规划着对第一、二产业的带动和壮大。
原文链接:http://nyncw.sh.gov.cn/mtbd/20220916/6370c930499144e8ba6f8b33654a762c.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