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254号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2-10-25     来源: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刘国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药材种植业帮扶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有关部门强力推进,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正在由中药材资源大省向产业强省迈进。先后出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湖南省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实施方案》等多个文件,今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南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根据我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相关要求,省科技厅等十个厅局又出台了《湖南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2022-2025年)》明确要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培育种植、加工、流通、品牌全产业链,推动特色中药材集约化、品质化、品牌化发展。2019年出台《中共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打造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意见》,提出将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打造成新的千亿产业。

  一、关于加强中药材流通环节对接的建议

  目前我省有邵东廉桥、长沙高桥2个中药材专业流通市场,年交易额约100亿元。邵东廉桥中药材市场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长沙高桥借助中非论坛正在打造中非医药产业园这一对外窗口。同时,湘莲、黄精、玉竹等中药材以逐渐形成单品种集散地。汝城地处东南,既是湘赣边区合作示范区,又接广州贸易大区,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中药材流通环节的对接,打造以浏阳生物医药园为核心,辐射全省的现代中医药产业基地,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培育区域专业化集散地,推动邵东廉桥、长沙高桥中药材流通市场的改造升级。建议抓特色中药材重点发展,既加强与江西樟树、广州医药港等市场对接,也向省内隆回、桂阳等地借鉴学习,逐步打造单品种集散地,既要“走出去”,也要“带进来”,真正掌握市场流通主动权。

  二、关于加强中药材种植产业奖补的建议

  2015年以来,我厅通过省级农业特色产业园项目先后支持17个中药材特色产业园建设,每个支持100万元。通过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分别支持靖州茯苓1亿元、零陵艾草1000万元。2019年,从省级千亿产业专项资金中切块1000万元,重点支持黄精、玉竹等10个道地和特色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2020年,从种植业发展专项中切块330万元支持中药材绿色精细高效示范基地建设。在省工信厅牵头认定16个省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县基础上,2021年,我厅牵头联合省发改委等部门新认定基地县4个,我省中药材基地县总数达到20个。2020年,我厅还组织编制了《湖南省中药材千亿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以中医药与现代农业融合为重点,以提升中药材产业产值水平、农民收入增长为目标,发挥资源优势,优化区域布局,创新服务机制,努力提升湖南中药材产业水平和产业竞争力。2021年我厅组织成功申报实施省“湘九味”中药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推进我省中药材产业集群发展,在中药材种苗繁育与种植基地建设中都给予了项目支持,我厅和省中医药管理局将积极支持“湘九味”品牌品种发展。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我厅在郴州等地认定10家道地药材生态种植基地建设单位,并投入中央和省级资金共200万元用于各基地建设。2020年-2021年省中医药管理局先后分两批建设郴州湘众中药材种植贸易有限公司枳壳种植基地、郴州安健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吴茱萸种植基地等15家“定制药园”,共投入中央和省级资金共300万元用于基地建设。2022年省中医药管理局将继续投入200万元用于新建道地药材生态种植示范基地6家、良种繁育基地3家、中药材种植溯源体系建设单位5家,目前建设方案已制定,鼓励汝城县中药材种植基地积极申报。

  近年来,省财政从多个渠道支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有力推动农业产业做大做强,促进农民发展产业增收脱贫致富。一是支持实施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政策。2016年起,根据中央精神实施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政策,支持各地因地制宜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支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例如,每年安排中央和省级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00多亿元,倾斜支持民族地区、脱贫地区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支持实施“六大强农”行动政策。2021年起,推动实施新一轮“六大强农”行动政策,每年统筹整合有关资金支持培育十大优势特色千亿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兴旺,中药材是十大千亿产业之一。三是支持实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2021年,安排资金4亿元支持农产品产地开展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全省完成建设数量2500个,解决农产品加工“最初一公里”问题。四是支持建立健全农业金融体系。支持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和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等政策,着力解决农业产业发展中“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此外,省财政每年会同我厅等部门支持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相关项目建设,相关项目中均包含了中药材产业。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财政收支矛盾也更加突出。下一步,省财政将努力克服困难,积极统筹财政资金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我厅和省中医药管理局等省直单位将以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为抓手,加快推进“湘九味”中药材产业集群,支持中药材“一品一县”主导特色产业发展,引导包括汝城县在内的各地优化中药材种植品种结构,打造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种植基地,提高中药材产值。汝城地处南岭山区和罗霄山区的交界处,地处我省建设中药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五大中药材产业带,汝城应抓住中医药产业振兴机遇,发展中药材产业。同时,希望地方也要密切关注和充分运用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吸引和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建议汝城县有关单位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依程序申报中药材项目,争取更多支持,助力地方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加强种植户规范化培训的建议

  自2019年以来,我厅组织成立了省中药材技术专家指导组、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分生产环节、服务区域布局了专家团队,开展产业调研、发展战略研究、生产技术指导与培训、抗灾救灾、产地初加工指导、产销对接等工作。联合省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组织专家编写了《湖湘大宗道地中药材栽培技术》《湖湘地产中草药鉴别与应用》,发放各市州作为中药材种植指导用书或培训教材,依托省中医药研究院先后举办了3期免费中药材生产技术骨干培训班。省中医药管理局多次组织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中医药专家赴各地道地中药材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定制药园”、中药材种植溯源体系建设单位进行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指导。

  下一步,我厅和省中医药管理局将进一步发挥中药专家团队优势,组织省中药材技术专家指导组、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对中药材生产单位、合作社加强专业技术指导;建立健全中药材生产单位、推进标准化栽培、集约化产地初加工,形成技术规范,进一步提升中药材质量。与地方相关部门与单位深度对接,支持形成“专家+合作社(企业)”长期对点服务模式。建议根据当地中药材生产优势,积极和省中药材技术专家指导组对接,促进中药材产业有序、健康、高效发展。

  感谢您对我省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2年5月20日

  


原文链接:http://agri.hunan.gov.cn/agri/xxgk/jyta/202210/t20221025_2910547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