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联企联专助力强村富民

时间:2022-11-15     来源: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省农业农村厅驻永吉县一拉溪镇索屯村工作队自驻村帮扶以来,始终坚持以富民强村为目标,以推动产业发展为着手点。工作队员在充分了解村中资源和周边基本情况后,根据个人专业优势,明确了以巩固提升柞蚕产业为突破口,村企合作发展稻渔产业的帮扶思路。工作队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平台,联合省内蚕业及稻渔业专业研究推广机构,发展示范户及示范企业,提供优质种源和政策帮扶,在专业技术上普惠全体农民。经过一个生产季节,实现了增收、增产、增效的“三增”目标。

  

  

  

  索屯村拥有柞蚕养殖场地100余公顷,当地蚕民以往的养殖方式较为粗放。对“优良品种”“繁育技术”“蚕场管护”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加之长期外来带病蚕种污染蚕场,产量和质量一直受限。针对此种情况,工作队先期购置了大量蚕场消杀药品,免费发放给所有柞蚕养殖户,指导示范消杀方法,对索屯村域内的所有蚕场进行了彻底消杀,有效提高了蚕场养殖环境条件。选取3户蚕民作为示范户,投放了省蚕研院的优质品种7公斤,放养面积20余公顷。养殖全程跟踪帮扶,省蚕研院的专家也多次到现场实地指导,给予专业技术支持。经过两个多月的示范养殖,3户示范户共产茧3700余公斤,实现销售收入21万余元。其他蚕民在工作队的帮扶和技术支持下,产量和质量也均较上一年度明显提高,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蚕民纷纷表示明年还要按照工作队的技术和方法实现柞蚕的稳产高产。

  示范户姜立忠高兴的说:今年在工作队的帮扶下,我家放养的是省蚕研院的优质蚕种,养殖过程中就看出了蚕儿健壮少病,蚕茧体大“压秤”,投种1.75公斤卵,收回蚕茧1200多公斤,较通常的每公斤卵产茧500-600公斤,增收150余公斤,两个多月的秋蚕放养,净收益4.5万元。

  蚕民叶长龙按照工作队和技术专家指导的方法,利用工作队发放的蚕场消杀药品,对蚕场进行了系统消杀。养殖过程中,明显看出了蚕儿患病少,蚕茧收率高,约3公斤卵,收获蚕茧2000多公斤,实现了大丰收。叶长龙兴奋的给工作队长薛强发微信:太感谢领导帮助了!我的蚕丰收了。1300蛾(行业计量单位,约3公斤卵),我整了有4000斤啊,明年我还继续按你们的方法干!”

  示范户董占国今年示范放养了工作队协调来的省蚕研院优质蚕种1.1公斤,收获蚕茧700余公斤。蚕茧质量十分优异,早早就被多个蚕茧收购经纪人“盯上”。经纪人目测过蚕茧后,直接承诺“无需检验”,以高于市场价近3元每公斤的价格将蚕茧收购。

  柞蚕产业在村中的发展稳步提升,为蚕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下步,工作队将继续联合省蚕研院给予村中专业的帮扶指导,充分发挥永吉北方柞蚕种源基地的种质优势,建设好柞蚕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以一拉溪镇为核心区,在索屯村推行柞蚕产业提质复兴三步走战略,带动辐射周边柞蚕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事业。

  

  

  

  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也是工作队主要的产业发展方向。针对村中稻田面积较小,零星分散的特点。工作队转换思路,尝试与镇域内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合作,选取永吉县九月丰家庭农场作为村企合作单位,联合省水产站,合力打造优质示范基地。先后在企业投放优质鱼苗、蟹苗共550公斤,示范面积150余亩。工作队定期上门指导,经过4个月的养殖,鱼蟹均实现了丰收。通过在稻田中养殖鱼蟹,有效降低了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了稻米的品质和市场价值,为企业实现稻田亩均增收千元以上。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九月丰家庭农场还先后获得了第六届吉林省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三等奖、第九届创青春吉林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多个奖项。作为全国十佳农民的农场负责人肖建波在多个场合夸赞省农业农村厅驻村工作队是一个干实事的队伍。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rdzt/tpgj/gzdt_139800/202211/t20221115_86294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