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养生重养心

时间:2023-08-11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二个节气,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大暑前后,暑湿之气容易在人肌肤腠理开泄、汗液增多之际乘虚而入,导致体内阳气受损、心气亏耗。大暑时节气候炎热,阳气最为旺盛,气血运行活跃,根据养生原则应重在养心。

  高温酷热,易动肝火,人们常会觉得心烦意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此时宜保持良好心态,越是天热越要平心静气,避免不良刺激。

  日常饮食可选择具有清心降火、养心安神效果的食物,如茯苓、麦冬、菊花、金银花、大枣、莲子、百合、小米、冬瓜、苦瓜、西红柿、西瓜、香蕉、苹果等。同时,调整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因为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

  三伏天暑气较重,酷热会导致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严重时有胸闷、恶心、四肢无力等现象,舌苔常比较黄腻。舌苔黄腻代表湿热之气较重,中医称之为暑湿证,要清暑利湿,健脾养胃。可将薏苡仁用温水浸泡半小时左右,与粳米共置锅中,放入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至粥成。其功效是健脾除湿,适用于脾虚湿盛、不思饮食、大便溏薄、下肢水肿等。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lssp/ztzl/lszs/t1694746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舆情中心 政讯通•全国乡村振兴发展促进中心